中國健康縣域大會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讓“后疫情時代”成了高頻詞匯。此次疫情導致全國的醫療機構迎來了一次寒冬,對于醫院來說,不管公立還是社會辦醫,都需要喚醒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反思。
當前在這樣的“持久戰”下,如何“活下去”是大量醫療機構面臨的現實問題。疫情危機徹底解除之后,作為醫院管理者面臨著醫院結構如何調整、發展方向怎樣規劃、運營模式如何優化、硬件設施怎樣升級等一系列難題。
運營模式:網絡化和智能化
之前,縣醫院對醫院信息化的投入上就非常謹慎,原因是花錢多且成效慢。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很多縣級醫院都推出“互聯網+發熱門診”免費在線咨詢等服務,有條件已經建立起互聯網醫院24小時值班制度。除了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一批互聯網醫療企業也提供的在線輕問診、網絡家庭醫生等服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的逐步到位,醫院的“互聯網化”和“智能化”的速度會加快。
“疫情的到來,讓醫院管理者、醫生甚至患者,都大大提高了自身對互聯網醫療的依從性。”吉林省安圖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云慶軍認為,這次疫情之后,會讓很多之前不了解、不理解互聯網診療的醫生和患者體會到其帶來的便捷。在不影響醫生業績的前提下帶來的是高效,在不影響患者就診質量的前提下帶來的是舒適和便捷,用戶需求被進一步激活。
《健康縣域傳媒》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不少醫院為減少慢性病患者入院診療次數,對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開具3個月療程藥品,同時讓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診療,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品或藥品配送。
“互聯網醫療的定位是線下醫療的有效補充,此次疫情中大量慢病患者長處方需求的出現也預示著這部分市場的潛力。”浙江省新昌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呂銀祥坦言,“我們的互聯網醫院功能還是很強大的,提供問診、患教、隨訪、購藥等一站式服務,目前主要受制于醫保政策,很多目標還沒有實現。打通醫保后,‘醫+藥+支付’將真正形成閉環”。
硬件設施:規范化和常態化
發熱門診是醫院的門戶,當突發公衛事件來臨時,這扇大門顯得更加無比重要。據了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1個省份一共設置了1.5萬個發熱門診。
“縣域內很多發熱門診平時的接診量都是個位數,有時候全天都沒有一例發熱患者,當突發公衛事件來臨時,縣域發熱門診無論是在流程布局還是管理運行機制方面都是不規范的。”業內人士坦言,從硬件、人員和管理上都要大量投入,最終誰來承擔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在基層醫院,沒有好的機制,發熱門診就是一個負擔。
與發熱門診相似,此次疫情還暴露出縣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傳統的傳染病房建設時主要考慮的腸道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上下兩層加起來有1300多平方米,6-8張床位。因為床位太少,不能像其他科室那樣來管理,平時基本處于閑置狀態,但維護費用很高。然而,當遇到類似新冠肺炎這種大面積傳播時,容納的患者又非常限。”黑龍江省鐵力市人民醫院院長史家明說,這次趁著疫情來襲,有了國家的支持,醫院對決定傳染病區進行擴建,目前該項目已經立項,擴建后的床位在60張左右。
“這次擴建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之上,體現智能化和信息化,進行軟硬件提升,充分考慮‘平戰結合’,同時解決院感管理、物資緊張等多個難題。”史家明舉例道,比如平時沒有傳染病的時候可以收治一些常規患者,作為老年病房、康復病房以及臨終關懷等,否則就會變成醫院的一個“累贅和包袱”。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室主任苗艷青曾建議:在具備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發熱門診區。根據隔離區所需要的“相對獨立、專業人員、專業建筑”等要求,建議“十四五”期間擬為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設一定的應急物理隔離區。作為“戰時”隔離場所,平時可根據屬地化管理原則,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體檢、慢病管理、健康咨詢等場所。
醫防融合:不是簡單合并
在國家衛健委推出的《關于開展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的指導方案》中,明確強調了“堅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治結合的功能定位,醫共體牽頭醫療機構重點承擔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和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統籌管理醫共體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尤其是本次新冠肺炎突發疫情以來,一些縣域醫共體負責人認為,為了更好地加強醫共體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控,醫防融合需要更加緊密,不如直接將疾控機構完全納入到醫共體體系里。對此,有關專家明確提醒,“加強融合,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但一定不是簡單的合并,這是比較危險的,畢竟醫療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的職能定位還存在著差別”。
“醫共體與公衛機構的結合首要的是找到切入口,平常的工作中,需要通過職能的重新定位、需要通過目標考核、需要通過激勵制度設計,讓疾控機構參與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竟残l生項目的經費分配問題可能是驅動融合的主要因素,目前這筆錢基本在鄉村兩級使用,疾控機構沒有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積極性”。安徽醫科大衛生管理學院楊金俠教授表示。
一場疫情給所有縣域醫療結構一記重拳:從一開始的措手不及到防控有序,再到疫情后的復工復產,過程中充滿機遇和挑戰。在后疫情時代,縣域醫院管理者紛紛根據此次疫情考驗暴露出的不足,需要及時查缺補漏。
在中國這場前所未有的抗疫大戰中,有400萬縣域基層醫護人員,用時數月,以前所未有之力,聯防聯控,凸顯了縣域基層健康的力量,也造就了一批屬于中國縣域基層的抗疫英雄。
基于此,由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雜志和健康縣域傳媒聯合主辦,健康縣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健康縣域大會暨致敬中國縣域抗疫英雄特別論壇”將于2020年7月24-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會上,特設“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縣域醫療體制變革”主題論壇,屆時將邀請達標示范縣醫院院長、疾控代表和行業專家從不同角度分享“后疫情時代強縣域強基層的內涵建設”。
在此,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匯聚行業的智慧,探索可借鑒可復制的中國基層醫療改革經驗和模式,共同推進健康縣域的發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
十大會議亮點搶先看
亮點一:致敬“中國縣域抗疫英雄譜”及紀念手冊發布
亮點二:7大相關司局領導全方位解析國家縣域基層醫改政策和趨勢
亮點三:10家頂級醫院領導者探析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與醫聯醫共體建設之路
亮點四:30省近千名縣市級醫療衛生健康主政者同臺分享縣域綜合醫改經驗
亮點五:300家首批達標示范縣市級醫院管理者全方位剖析學科建設與能力提升
亮點六:黨委領導下的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縣域醫院高質量發展
亮點七: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縣市級醫院聯盟成立儀式
亮點八:中國縣域基層首批百家腫瘤中心建設
亮點九:中國縣市級中醫院發展痛點與崛起之路
亮點十:首屆中國縣域基層疾控體系建設論壇
會議日程提前發布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雜志社
健康縣域傳媒
聯合主辦單位:
健康界
四川省醫院協會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
承辦單位: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醫聯體聯盟分會
健康縣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康堤禾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擬邀請):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衛健委國際交流合作中心
國家衛健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人才服務中心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服務指數研究所
協辦單位: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縣域現代醫院管理分會
參會人員
3000人規模,覆蓋全國1000家縣市級醫療機構,主要參會人員有國家地方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國家級醫藥行業協會、全國各縣(區、市)主管衛生健康工作負責人、縣市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學科帶頭人、醫藥企業、醫生集團以及健康服務產業代表等。
媒體支持
新華網、CHTV百姓健康頻道、鳳凰網、新浪、搜狐健康、網易、騰訊、健康界、小康雜志社
參會議程(擬)
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2020年7月24-26日
會議地點:四川·成都世紀城天堂洲際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