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最新文件流出!
著重全國高耗價格治理
近日,互聯網上流傳著一份關于印發《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2020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的文件(文末見全文),在該文件中國家醫保局明確指出了今年國家在醫保談判及采購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家醫保局在藥耗談判、采購方面三項重點工作任務中,除了對帶量采購的進一步要求之外,還對于高值醫用耗材治理工作著墨較多。文件稱,將根據集采工作需要,及時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測和部門高值醫用耗材的全國價格形勢分析。
就在今年1月,國家衛健委才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通知》,共計18種高值耗材,涉及骨科、心血管等多個細分領域品種的高值耗材,迎來全國重點治理。
在《清單》的約束下,院內高值耗材的選擇和使用都將迎來嚴格的監督。用量大且使用異常的高值耗材將面臨停用、重新遴選等干預措施,以整治院內高值耗材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淘汰掉一批“性價比”不高的高值耗材,使院內的使用更加的透明化,減少醫療腐敗的滋生。
而醫保局此次明確加大對高值耗材的監測,極有可能會聯動衛健委等部門,從帶量采購實施品種,和這18類高值耗材入手,以醫保準入為重要手段,通過集采平臺和醫保采購目錄,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價格監測”!
國家集中采購平臺將建成!
全國高值耗材價格“裸奔”
要實現全國高值耗材“價格監測”,必然要建成全國統一的招標采購平臺。
此次《工作要點》要求明確:
也就是說不僅要建成全國統一的耗材招標采購平臺,還要向全國各省相關機構人員開放權限,為實現價格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早在去年8月,國新辦針對《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就公開表明:建立醫藥集中采購平臺。要求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必須在平臺上公開交易、陽光采購,把平臺建起來。
擬搭建的國家集中采購平臺,實現全國醫用耗材數據交互大一統是完全有可能的!
什么是全國醫用耗材數據交互大一統呢?最直接的就是各省集中采購中醫用耗材的招標價、采購價能夠實現透明化、聯動調整。這也為全國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治理,提供有力抓手!
大殺價!
9月底前全國推進,高耗帶量采購!
全國集中采購平臺的建設,正是為耗材醫保國家目錄建設,國家談判和全國大范圍的帶量采購鋪路。
就在3月18日,一份國家醫保局起草的《關于積極穩妥推進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落地的函》在業內流傳。
該文件明確:“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探索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的藥品和高值耗材開展帶量采購,其他省份也要積極跟進。”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5個月內,我國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江蘇、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陜西和寧夏)的省級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工作將會陸續開展,而11個醫改試點省份之外的23個省份及城市也要積極推進。
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的實施,目前已經蔓延至5省,以及京津冀“3+6”耗材聯盟,涉及骨科、心血管等高值耗材以及輸液器等普通醫用耗材,價格降幅高達90%。
而在2019年的12月初,國家醫保局就提出下一步要選取重點品種開啟高值耗材國家級帶量采購試點。換句話說,高值耗材省級帶量只是開始,未來國家級帶量采購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經銷商沒有差價賺
流通領域加速洗牌!
無論是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治理,還是帶量采購,主要目的就是填平耗材價格洼地,實現價格“透明化”。
在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的談判中,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將全國最低價和“兩票制”第一票的價格中的低者作為談判參考價。
在早期安徽省省級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方案,以及近日常州市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強醫用耗材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中,都明確提出將“兩票制”第一票的價格作為談判參考價。
而隨著耗材“兩票制”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擴張,以及帶量采購實施范圍和品種不斷增多,這意味著大批經銷商將沒有差價賺了。
無論如何,2020年,必將是高值耗材監管更加嚴格的一年。監管收緊,集采準入門檻的提升,以及“兩票制”的組合拳,無論是上游的中小廠家,還是流通領域的大批經銷商,將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畢竟這一次是國家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