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剛剛!國務院發布高值耗材治理方案,”帶量采購“、”兩票制“要全國蔓延!
就在今天(7月31日),國務院發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就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完善高值醫用耗材全流程監督管理,凈化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環境和醫療服務執業環境提出全面治理方案。
《方案》明確要治理高值耗材虛高價格。不僅要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加強全國高值耗材價格共享和監控。還明確要建立高值醫用耗材基本醫保準入制度,實行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管理,逐步實施高值醫用耗材醫保準入價格談判,實現“以量換價”。
為確保落地,《方案》中明確要求建立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企業報告制度,企業對擬納入醫保的產品需按規定要求提交相關價格、市場銷量、衛生經濟學評估、不良事件監測等報告,作為醫保準入評審的必要依據。
醫保從源頭開始將高值耗材生產企業的價格、銷量全部透明化,對于“帶量采購”來說,無疑是重要舉措!
并且《方案》要求對于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采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采購。
這意味著高值耗材省市“帶量采購”將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推開!而且《方案》要求科學制定高值醫用耗材醫保支付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已通過醫保準入談判的,按談判價格確定醫保支付標準。
對于耗材價格,市場準入,隨著未來醫保“國家談判”、“省級談判”加強,一次談判,進軍全省甚至全國,有我沒我,一錘定音。忍痛割利,不得不從。
《方案》明確不僅要加大對生產企業的抽檢、飛行檢查、生產環節檢查力度,而且要提升高值醫用耗材流通領域規;、專業化、信息化水平,嚴令醫療機構規范購銷合同管理,嚴格依據合同完成回款!
并且《方案》明確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通過“兩票制”等方式減少高值醫用耗材流通環節,推動購銷行為公開透明。將高值醫用耗材相關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誠信經營和執業情況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加強對失信行為的記錄、公示和預警,強化履約管理。
國務院方案出臺,這意味著全國范圍內高值耗材“兩票制”將快速鋪開,而且對于高耗流通領域的各項違規行為要嚴厲打擊,對于流通環節來說,洗牌真的開始了!
《方案》明確要求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建立高值醫用耗材院內準入遴選機制,嚴禁科室自行采購。明確高值醫用耗材管理科室,崗位責任落實到人。而且要開展對醫務人員單一品牌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單臺手術高值醫用耗材用量情況監測分析,對出現異常使用情況的要及時約談相關醫務人員,監測分析結果與其績效考核掛鉤。
《方案》要求全國范圍內建立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和虛開發票、企業變相捐贈等行為。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大審查調查工作力度,嚴肅查處高值醫用耗材領域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和應由司法機關管轄的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要加大涉及高值醫用耗材典型案例的通報力度,形成震懾。
這稱得上是高值耗材領域的一個分水嶺,一場席卷全國的高值耗材治理風暴就要來了!不僅僅是虛高的價格,還有流通環節的亂象,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
重點任務 |
負責單位 |
完成時限 |
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 |
||
加強高值醫用耗材規范化管理,明確治理范圍,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 |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下同) |
2019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重點治理清單 |
制定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 |
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 |
2020年底前 |
逐步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探索實施高值醫用耗材注冊、采購、使用等環節規范編碼銜接應用。 |
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 |
2020年底前 |
建立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測和集中采購管理平臺,加強統計分析,做好與醫保支付審核平臺的互聯互通。建立部門間高值醫用耗材價格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強化購銷價格信息監測。 |
國家醫保局、海關總署、國家藥監局 |
2020年底前啟動,持續推進 |
建立高值醫用耗材基本醫保準入制度,實行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管理,健全目錄動態調整機制。 |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 |
2020年6月底前出臺準入管理辦法 |
完善分類集中采購辦法。對于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采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采購。 |
國家醫保局 |
2019年下半年啟動,持續完善集中采購辦法 |
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 |
2019年底前 |
制定醫保支付政策。 |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 |
持續推進 |
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控高值醫用耗材不合理使用 |
||
嚴格醫療衛生行業管理責任落實。加強涉及高值醫用耗材的手術管理,規范臨床技術指導行為。完善高值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管理,并將其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2019年底前 |
完善醫療機構自我管理。建立高值醫用耗材院內準入遴選機制。完善高值醫用耗材使用院內點評機制和異常使用預警機制。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2019年底前 |
加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管理。 |
國家醫保局 |
持續推進 |
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
||
完善質量管理。嚴格規范高值醫用耗材上市前注冊審批流程,加強新產品醫保管理與注冊審批的有效銜接。建立產品信息追溯體系和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終身負責制。建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殘次率報告系統,按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工作。 |
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醫保局 |
2019年底前 |
強化流通管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通過“兩票制”等方式減少高值醫用耗材流通環節,推動購銷行為公開透明。將高值醫用耗材相關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誠信經營和執業情況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加強對失信行為的記錄、公示和預警,強化履約管理。 |
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負責(分別負責為各部門按職責分別牽頭,下同) |
2020年底前 |
加強公立醫療機構黨風廉政建設。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持續推進 |
部門聯動加大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建立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和虛開發票、企業變相捐贈等行為。 |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市場監管總局分別負責,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參與 |
持續推進 |
完善配套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
||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
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 |
持續推進 |
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 |
持續推進 |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 |
持續推進 |
加快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 |
持續推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