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衛計委連發兩則通報,61家耗材企業被嚴重警告,原因主要是在耗材掛網集采中拒絕議價、不回復訂單。而耗材掛網集采監管升級,全國多個省份已經在落地!
5月31日,云南省衛計委、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聯合發布《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企業不正常供貨情況約談制度(試行和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耗材生產、配送企業互串通操縱價格、商業賄賂、不執行中標價格、不配送、不及時配送等一大批不正常情況將被全部拉入黑名單!不僅要被衛計委約談,還要被取消交易、配送資格,踢出集采,而且不良記錄要錄入“信用中國”全國公示!
首次將耗材掛網集采整改制度化
且信用不良記錄全國公示
此次《通知》發布,首次將省級耗材掛網集采規范制度化,并發布正式制度文件;并且云南省衛計委此次聯手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把耗材掛網集采違規違法問題納入了企業信用記錄,向全社會公示,意味著在在耗材集采監管上進一步升級!納入信用不良記錄,意味著在企業身上永遠打下烙印,未來將寸步難行!
高值耗材生產、配送企業
大批集采違規行為將被約談
在《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企業不正常供貨情況約談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1》)中明確:
為保障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網上交易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正常供應,規范生產、配送企業交易行為,制定本制度。
對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網上交易過程中相互串通操縱價格、價格欺詐、價格歧視、牟取暴利、商業賄賂、不執行中標價格、不供貨、不足量供貨、不配送、不及時配送、網外交易等不正常情況,云南省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以下簡稱:省采購出讓中心)負責會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涉及的生產企業或配送企業進行約談。
約談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情況說明、意見交換、風險及后果提示、警示勸誡、責令整改糾正等。
十二種集采違規行為被拉入“黑名單”
失信記錄全國公示
《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2》)中明確:
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網上交易過程中,有下列12種違法違規行為的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生產企業或配送企業,將被通過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云南省)和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網站向社會公示,并交互至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托“信用中國(云南)”網站予以公開。
一方面,耗材企業這些在高值耗材集采過程中的失信行為,都將會在整個“信用中國”網站上進行公示,而在當今這個無信不立的社會,失信等于寸步難行!這一點想必對所有耗材生產、配送商來說都是一記重錘!
另一方面,高值耗材掛網集采過程中,生產、配送企業的12種違法違規行為被細化、制度化,包括不配送、不及時配送、收受回扣以牟取暴利、惡性競爭等行為,在執行過程中就有了硬標準,一旦有企業觸及,必將被重罰!
建立違法違規“黑名單”制度
列入即取消掛網資格
除了失信全國公示,《制度2》明確建立健全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信用信息庫,對已公示違法違規供貨企業列入“黑名單”管理,取消該企業交易資格,情節嚴重的兩年內不得參與云南省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活動。
除了云南省、黑龍江省,去年底,甘肅、四川兩省近百家耗材企業被約談,原因就是不實報價擾亂集采秩序。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對28家未如實填報7大類高值耗材已掛網品種歷史最低價的企業進行了約談,并明確這些企業限期更正的產品經公示后若再出現違規的,則取消違規產品掛網資格,記不良記錄1次并在網上公示企業名單,自取消之日起一年內不接受該產品的掛網申請。
近年來,隨著全國范圍內各省耗材省級集采平臺的不斷建立,耗材生產企業、配送企業集采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開始暴露,不僅影響了醫院的供貨質量和效率,也對耗材市場秩序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各省相繼出手加強監管、整治的原因。
小編也在這給大家提個醒,從目前的監管趨勢來看,只會更加嚴格!做好自查,加強監管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