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傅征:《醫院信息化要進一步“通天接地”》
一、醫院信息化為什么要進一步“通天接地”?
1、發展建設醫院信息化,是為了中國十幾億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切實提高健康水平。
2、通天:必須開闊眼界,看清方向,找準目標,從相關的大方針、大政策、大趨勢、大戰略上明確自己的位置和導向。
3、接地:根據宏觀管理和微觀業務的實際需求,腳踏實地,深入剖析,突破難關,把醫院信息化應該做到卻還沒有做到的實際事情,扎扎實實地做出來。
二、醫院信息化怎么樣進一步“通天”?
(一)認清醫院信息化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責任/作用和必須達到的要求。
1、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重點,建立有機整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重點,建立高效運行的全民醫保體系。
3、全面推開各級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4、以深化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為重點,建立規范有序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5、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構建統一規范的綜合監督管理體系。
(二)醫院信息化的發展要順應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的“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轉變。
1、我國健康領域存在很大隱患,重大傳染病和重大非傳染病的防控任務非常緊迫,信息技術應投入重大慢病的防控工作。
2、配合“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國家衛生戰略,信息化應推動區域醫療衛生協同;優質醫療資源的縱向流動;基層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的銜接融合;人民群眾的方便就醫和健康咨詢。
3、信息化助力“居家養老”,依靠信息化手段銜接居家/社區/醫院,實現“老年連續醫療”和“醫養結合”。
(三)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和經驗教訓,解決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實際問題。
1、“業務需求牽引,信息技術實現”,應借鑒國外醫療業務中的發展創新,和在醫院管理/醫療服務和衛生事業帶來的實際效果。
2、“大處著眼,重視廣泛效果”。關注在推廣應用的進展和實際效果,對利弊得失、宏觀問題的分析研究和政策引導。
3、傳播和引進新技術/新理念要以解決我們醫療衛生工作實際問題為唯一出發點、落腳點,不能囫圇吞棗地搬用新名詞,炒作新概念。
三、醫院信息化怎么樣進一步“接地”?
(一)解決醫院信息化和區域衛生信息化中的業務數據交換/信息資源共享和真正互聯互通的瓶頸問題。
1、標準化沒有落實,異構系統之間業務數據交換不良、信息無法真正共享。
2、異構系統全部換成同構系統根本行不通;僅僅頒發一些信息數據標準仍然不管用。
3、只靠應用臨床數據中心技術(CDR)、企業總線技術(ESB)仍有差距和弊端。
4、基于標準化、滿足互操作性的醫療健康信息平臺(HIE)尚未引起廣泛關注。
(二)開展遠程醫療,需要做好一系列“接地”工作。
1、遠程醫療存在的問題:建的多、用的少;臨時演示的多、經常開展的少;成本投入多、實際效益少;文件上提到的多、醫生患者選擇的少。
2、“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遠程醫療的本質是醫療,必須有符合遠程醫療規律的特有醫政管理制度和專門技術規范。
3、研究解決遠程醫療的物價政策/醫保政策/補償政策等問題,以合理的經濟支撐推動持續發展。
4、探索和解決運營機制,讓大醫院、小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對遠程醫療都有積極性,醫生、患者都接受。
(三)依靠醫療信息企業的力量,提升整個行業水平。
1、由于中國HIT早期興起的歷史原因和行業特點,國內醫院信息化相關企業總體上還處于比較弱勢。
2、行業學會做為交流平臺和溝通橋梁,應發揮優秀企業的優秀專家作用。
3、HIT企業在技術、經營上精益求精,保持高質量/高水平產品和服務。
4、支持資質好、技術高、實力強、產品和服務優秀的HIT企業蓬勃發展,提升整個行業水平。
發布于:2016-06-01來源: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
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原總后衛生部副部長傅征將軍發表了《醫院信息化要進一步“通天接地”》主題演講。記者根據內容整理如下:一、醫院信息化為什么要進一步“通天接地”?
1、發展建設醫院信息化,是為了中國十幾億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切實提高健康水平。
2、通天:必須開闊眼界,看清方向,找準目標,從相關的大方針、大政策、大趨勢、大戰略上明確自己的位置和導向。
3、接地:根據宏觀管理和微觀業務的實際需求,腳踏實地,深入剖析,突破難關,把醫院信息化應該做到卻還沒有做到的實際事情,扎扎實實地做出來。
二、醫院信息化怎么樣進一步“通天”?
(一)認清醫院信息化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責任/作用和必須達到的要求。
1、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重點,建立有機整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重點,建立高效運行的全民醫保體系。
3、全面推開各級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4、以深化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為重點,建立規范有序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5、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構建統一規范的綜合監督管理體系。
(二)醫院信息化的發展要順應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的“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轉變。
1、我國健康領域存在很大隱患,重大傳染病和重大非傳染病的防控任務非常緊迫,信息技術應投入重大慢病的防控工作。
2、配合“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國家衛生戰略,信息化應推動區域醫療衛生協同;優質醫療資源的縱向流動;基層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的銜接融合;人民群眾的方便就醫和健康咨詢。
3、信息化助力“居家養老”,依靠信息化手段銜接居家/社區/醫院,實現“老年連續醫療”和“醫養結合”。
(三)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和經驗教訓,解決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實際問題。
1、“業務需求牽引,信息技術實現”,應借鑒國外醫療業務中的發展創新,和在醫院管理/醫療服務和衛生事業帶來的實際效果。
2、“大處著眼,重視廣泛效果”。關注在推廣應用的進展和實際效果,對利弊得失、宏觀問題的分析研究和政策引導。
3、傳播和引進新技術/新理念要以解決我們醫療衛生工作實際問題為唯一出發點、落腳點,不能囫圇吞棗地搬用新名詞,炒作新概念。
三、醫院信息化怎么樣進一步“接地”?
(一)解決醫院信息化和區域衛生信息化中的業務數據交換/信息資源共享和真正互聯互通的瓶頸問題。
1、標準化沒有落實,異構系統之間業務數據交換不良、信息無法真正共享。
2、異構系統全部換成同構系統根本行不通;僅僅頒發一些信息數據標準仍然不管用。
3、只靠應用臨床數據中心技術(CDR)、企業總線技術(ESB)仍有差距和弊端。
4、基于標準化、滿足互操作性的醫療健康信息平臺(HIE)尚未引起廣泛關注。
(二)開展遠程醫療,需要做好一系列“接地”工作。
1、遠程醫療存在的問題:建的多、用的少;臨時演示的多、經常開展的少;成本投入多、實際效益少;文件上提到的多、醫生患者選擇的少。
2、“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遠程醫療的本質是醫療,必須有符合遠程醫療規律的特有醫政管理制度和專門技術規范。
3、研究解決遠程醫療的物價政策/醫保政策/補償政策等問題,以合理的經濟支撐推動持續發展。
4、探索和解決運營機制,讓大醫院、小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對遠程醫療都有積極性,醫生、患者都接受。
(三)依靠醫療信息企業的力量,提升整個行業水平。
1、由于中國HIT早期興起的歷史原因和行業特點,國內醫院信息化相關企業總體上還處于比較弱勢。
2、行業學會做為交流平臺和溝通橋梁,應發揮優秀企業的優秀專家作用。
3、HIT企業在技術、經營上精益求精,保持高質量/高水平產品和服務。
4、支持資質好、技術高、實力強、產品和服務優秀的HIT企業蓬勃發展,提升整個行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