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醫藥領域重點人、事、崗位
強化受賄行賄一起查
8月14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文章《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
7月18日,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嚴肅查處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完善對重點行賄人的聯合懲戒機制,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
中紀委上述文章指出,油水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滑倒。相比其他領域,金融、國企、能源、醫藥和基建工程等重點領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關乎國計民生。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可以看出,一些重點領域往往腐敗易發多發。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盯緊盯牢重點領域特別是其中的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崗位,找準問題、對癥施治、靶向糾治、精準發力。
文章還指出,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要取得長效,需要強化受賄行賄一起查,斬斷官商勾結利益鏈,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通過完善對重點行賄人的聯合懲戒機制,統籌運用紀律、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正確運用政策策略,依規依紀依法對行賄人作出處理,加大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和糾正力度,讓“圍獵”者寸步難行,讓潛在的行賄人望而卻步。
今年以來,醫藥反腐繼續發力。
一方面,多位大三甲一把手落馬,涉及問題包括違規收受禮金、消費卡,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游活動安排,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利并收受財物,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藥品、醫療設備銷售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此外,多位衛健系統領導接受調查。
基層監管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中紀委8月14日發布的《學習貫徹三次全會精神在行動·“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系列報道⑥江蘇灌云探索派駐(出)機構蹲點監督力量沉下去 質效提上來》中提到,灌云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在對縣衛健委蹲點監督后,根據問題清單,對群眾反映的縣侍莊衛生院原黨支部書記、院長錢某收受藥品回扣問題展開調查。
經查,錢某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收受多名醫藥銷售代表送予的藥品回扣折合財物約55萬元。今年6月,錢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7月12日,廣西紀檢監察網發布《關于6起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的通報》,其中披露了柳州市融水縣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陽劍鋒收受藥品及醫療設備耗材供應商好處費問題,涉及陽劍鋒個人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財物共計2700余萬元。
可以預見,接下來醫藥領域將作為反腐重點領域之一,接受深層次的全面整治。同時,對于行賄方的懲治力度也將更進一步。
明察暗訪
全面“清掃”醫療領域亂象
今年以來,紀委、審計、衛健、醫保、藥監、市場監督管理等多部門深入醫療衛生健康各領域,對于腐敗問題及不合理亂象進行督查和糾治。
8月9日,吉林省衛健委主任邢程以“四不兩直”的方式,到省職業病防治院、省前衛醫院、省一汽總醫院開展暗訪調研。其中強調,要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要求,防范和杜絕群眾身邊衛生健康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重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近期,江西省紀委省監委主要領導帶隊,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市縣鄉,聚焦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明察暗訪、督導調研。圍繞教育、醫療、農村集體“三資”、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領域,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注重加強類案分析,找準癥結成因,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形成本行業領域的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開展系統施治。
在醫藥領域,江西省紀委省監委督促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大力整治藥價虛高問題,推動全省1.73萬個高于外省最低掛網價的藥品回歸合理價位,平均降幅27.62%。
今年3-5月,山東省審計廳組成15個審計組,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落實和財務收支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涉及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和14市以及45家公立醫院。其中,重點關注2021年至2023年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高質量運行管理、藥品和醫用耗材設備采購使用等情況。
二類藥品、醫用耗材設備采購不規范問題被點名。一是線上采購政策推進不力。由于低值耗材掛網品種較少,無法覆蓋醫療機構的多樣化需求等原因,14家醫院線下大量采購耗材7.67億元。二是捆綁銷售藥品和醫用耗材。供應商通過免費提供設備或低價銷售設備等形式,向25家醫院捆綁銷售耗材、藥品,擾亂市場秩序。
其他地方相關部門也在持續搜集醫藥領域腐敗問題舉報線索,并根據有關線索開展調查。多地發布面向醫藥企業的合規指引,新形勢下更加強調企業在合規中所承擔的責任。對于醫藥代表的從嚴管理趨向常態化。從“查”到“懲”再到“治”,醫藥領域也面臨著重大變革。
在這場醫療領域的“大清掃”中,行業發展將更加健康、有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