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局下令!
徹查醫藥購銷新型商業賄賂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開展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
值得注意是,對比2022年度,今年專項行動由五個重點變為三個重點,其中之一就是:加強對新型商業營銷行為監管,嚴打醫藥購銷、餐飲旅游等重點行業商業賄賂違法行為,提升消費信心,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關于打擊醫藥購銷商業賄賂違法行為方面的重點,國家市監總局進一步指向了以下3個要點:
01
對醫藥購銷、醫療設備采購等重點行業商業賄賂行為保持高壓態勢;
02
嚴打假借科室宣講會等名義,向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給付利益、維護關系的行為;
03
嚴查假借捐贈等形式捆綁銷售藥品耗材實施商業賄賂等行為。
這顯然意味著,2023年的專項行動是更有針對性、更加精準的。
去年年底,國家市監總局發布了5起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并指出:
隨著查處力度不斷加大,一些醫藥企業采取更為隱蔽、復雜的手段,為其賄賂行為披上“合法外衣”。如以贊助科研經費、學術會議費等名義進行不法利益輸送,通過“設備+耗材”捆綁銷售等行為層出不窮。不但損害了其他同業經營者的商業機會,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同時加重了群眾醫療負擔,助長了歪風邪氣。
顯然,這段話透露出,國家市監總局已經將商業賄賂查處重點放在“隱蔽型”、“披上合法”的商業賄賂上。這點也在今年的行動重點上再一次體現出來。
此次國家直接點名,無疑正是集中出手整治的“發令槍”。
械企、醫院一網打盡,打出治理“組合拳”
商業賄賂手段不斷“迭代升級”,官方監管的方法、機制也在不斷更新。
以“設備+耗材”捆綁銷售為例,近期就有械企因“贈送”醫院醫療器械,被罰沒464萬。
據淄博市市監局披露,某醫械企業與淄博某醫院簽訂委托采購協議,免費向該醫院提供25臺(套)檢驗設備及設備維護保養服務,同時供應臨床檢驗及輸血試劑、醫用耗材。最終該企業因構成商業賄賂,被沒收違法所得4645058.12元并處罰款20萬元。
去年2月,南通市松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通過贈送醫用干式膠片給醫院的形式賄賂如皋市人民醫院,被沒收違法所得199.28萬元并處罰款5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的懲治手段不僅僅局限在重罰違規企業,還包括從醫院端責令停用捐贈設備,從源頭上堵死設備商行賄之路。
同樣是去年2月,據中共十堰市太和醫院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巡察反饋意見整改進展情況通報》了解,該院被巡查發現,存在醫療設備采購不規范,違規接受“捐贈”設備的問題。
最終,該大三甲醫院終止了26臺捐贈設備協議以及血液透析中心的10臺捐贈設備協議,并接受整改。
如此一來,就是從廠商、經銷商和醫院兩端發力,雙管齊下,形成對醫藥購銷商業賄賂的嚴厲打擊。在此基礎上,今年的規模和力度再次升級。
藥械“產銷用”,全流程嚴查嚴打!
4月18日,國家市監總局前腳宣布專項行動消息,緊隨其后,4月19號江西省開展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
無獨有偶,江蘇揚州也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贛州市、六安市紛紛啟動醫療衛生領域商業賄賂和醫藥價格違法專項整治行動。
各地新一輪整治行動來得轟轟烈烈,且呈現出全流程高壓監管,精準式打擊的特點。
以贛州為例,明確整治對象涵蓋從事銷售活動的醫藥企業(藥品試劑、設備器械、醫用耗材等)、醫藥推廣公司以及醫療衛生領域相關的經銷商、醫藥代表等的市場主體。
并要求監管全面滲透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的“產銷用”以及流通環節,形成全周期嚴查嚴打。
整治范圍包括:
在生產環節前置套取資金,用于藥品耗材設備回扣、商業賄賂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流通環節使用票據、虛構業務事項以及利用醫藥推廣公司空設、虛設活動等違規套取資金,將套取資金用于商業賄賂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銷售過程中采用以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
醫藥生產、經營企業或營銷人員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以“開單提成費”“處方費”“新藥推廣費”“臨床觀察費”等名義給付醫療機構或相關人員的現金和實物的行為;
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給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以“培訓會”“研討會”“考察”等名義提供境內、境外旅游等給付醫療機構或相關人員財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行為;在設備采購、工程建設、科研經費等領域進行利益輸送的違法違規行為。
毫無疑問,在全鏈條、全周期的監管合圍下,各類醫藥商業賄賂的“偽裝面具”也將逐漸失去作用。
更意味著合規對于醫械企業和經銷商而言,需要深入每個環節。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侵權,請聯系我們。
第29屆成都醫博會
2023.9.21-23 成都·世紀城
邀您共創西部醫療行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