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家醫保局開會就確定了2022年重點推進的聯盟集采,其中就包括,由江西牽頭開展的肝功生化試劑采購聯盟,彼時就預計會有相當數量省份會參加。
今天,這一史上最大買家團成員正式公布,肝功生化試劑采購聯盟成員高達21省市。毫無疑問,如此龐大的采購量,本輪降價的威力也絕不會低于“國采”。
據了解,本次21省市包括:江西省、河北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貴州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肝功生化試劑主要包含:白蛋白、總蛋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谷丙、谷草、膽堿酯酶、總膽汁酸、5-核苷酸酶、堿性磷酸酶、前白蛋白、腺苷脫氨酶、甘膽酸、單胺氧化酶等。
常規檢驗市場,開始全國大洗
2020年以前,體外診斷行業一直認為是集采“避風港”,但近兩年來,這一“幻想”被徹底打破。
2021年,安徽發光試劑帶量,市值狂瀉1000億;南京醫保局約談邁瑞整體降價;大連醫保局主導同城同價,聯合議價;全國各省開展陽光采購。
而今年,全國耗材帶量采購不斷擴圍之下,國家醫保局火速敲定了今年的集采重點,其中就包括:廣東牽頭開展新冠相關檢測試劑及耗材采購聯盟、江西牽頭開展肝功生化試劑采購聯盟。
如今,集采聯盟全員到位,新一輪體外診斷試劑價格戰大幕緩緩拉開。
有業內人士就曾表示:在經歷了2020-2021的體外診斷從業者,都要相信下一個”醫改“方向將是IVD領域,隨著行業同質化競爭的不斷加劇,常規體外診斷市場或將面臨藥品類似集采路徑。
全面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早已被寫入下一個政府工作重點。
從目前來看,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已經形成了常態化格局,集采競價規制、質量、供應、配送、使用保障機制和配套政策也日趨完善和優化。
集采通過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競爭方式,逐步完善了醫藥領域以市場為主導的價格形成機制,引導企業加強質量和成本控制,積極開展產品研發和一致性評價,通過創新驅動和質量保障,使醫藥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國家層面上,今年的核心是脊柱類耗材,達到骨科耗材主體覆蓋。
7月14日,國家聯采辦公布了《關于開展國家組織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相關信息復核及公示工作的通知》,國采流程已然行至信息復核階段,中選結果或于9月出爐,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就有省份開始執行,預計明年1月前后開始落地全國。
地方層面上,國家醫保局也作出了統一部署協調。按照工作安排,2022年擬重點推進的聯盟集采包括:四川牽頭的口腔種植體聯盟采購;福建牽頭開展電生理和腔鏡吻合器采購聯盟;廣東牽頭開展新冠相關檢測試劑及耗材采購聯盟,以及江西牽頭開展的肝功生化試劑采購聯盟。
目前,福建牽頭開展的電生理和腔鏡吻合器采購聯盟已經在5月份開展信息采集工作。四川牽頭的口腔種植體聯盟采購,目前已完成第二輪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
顯然,在國家主導+聯盟采購雙模式之下,集采規則也將越來越尊重醫療機構的意見,促進更多品牌中選,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醫療行業走向質量維護與創新驅動。在全國集采進程不斷加速之下,所有械企必須打足十二萬分精神,多說無益,千萬別掉隊。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