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相關部分發出《關于禁止在醫保醫用耗材編碼信息維護中分解拿碼、重復拿碼的通知》。
一、醫用耗材單件維護時,應以注冊證為依據,根據產品的主要學科、功能、用途、材質和特征對標醫保醫用耗材分類,同一耗材分類下的單件不可重復維護。
二、請醫用耗材維護企業于2021年10月31日前,對已維護賦碼的耗材產品信息進行梳理,對存在分解拿碼、重復拿碼情況的數據進行合并修正、重新提交。逾期未完成修正的,將停用有關產品編碼。
醫用耗材不僅數量龐雜且種類繁多,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招標采購時的名稱不同,各地關于耗材的政策規定多種多樣,給耗材招標采購以及支付等環節帶來諸多不便。
同時,不乏有企業利用此來逃避價格監管,同一個產品在同一個地區可能有幾個不同的中標條目。通一耗材編碼將對全國價格調平,數據共享形成強大的技術支持。
原來復雜的醫用耗材有了編碼標準后將改變混亂的局面,消除了之前招標采購環節因產品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后期將直接影響到采購和支付環節。
此次國家局出手從源頭上就解決了部分企業打擦邊球的想法和做法,生產企業和總代理應該更多的把心思放在產品創新和質量上面來。那些所謂的拿碼技巧或是投標策略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社會大環境。
相關企業月底前需要完成自查自糾工作,否則可能影響各省、市平臺的掛網、中標條目,最終影響醫院使用,得不償失!
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分5個部分共20位,通過大寫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按特定順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耗材標識碼,第2部分是分類碼,第3部分是通用名碼,第4部分是產品特征碼,第5部分是生產企業碼。
第1部分:耗材標識碼,用1位大寫英文字母“C”表示。
第2部分:分類碼,根據醫用耗材學科、用途、部位、功能劃分,用6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3部分:通用名碼,創建全國統一的醫保醫用耗材通用名碼,用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4部分:產品特征碼,根據耗材材質、規格等特征賦予的代碼,用5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5部分:生產企業碼,依據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備案憑證為耗材生產企業賦予的唯一代碼,用5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近日,中國醫療保險專訪了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秘書長兼醫保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嚴娟。報道中,嚴副主任表示:目前,各省編碼映射、測試運行工作基本完成,貫標驗收工作有序推進。全國已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27個省(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進行了線上線下貫標查驗,其中有13個省經國家驗收合格,包括天津、安徽、海南、貴州、廣東、兵團、山西、黑龍江、江蘇、西藏、重慶、山東、遼寧等;還未提交國家驗收的地區將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驗收,為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投入使用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歷時三年,這個集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為一體的國家級耗材招采平臺,將在今年年底全國上線投入使用!
目前,國家醫保局共公布73953條耗材編碼,涉及1999.5萬個規格型號。今年2月3日,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數據庫更新,共更新38857條編碼,包含11078607個規格型號的耗材。
當下,各省已經開始響應國家醫用耗材編碼的號召,紛紛啟動了統一編碼的工作。
8月24日,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就發布了一則關于《繼續開展國家醫保醫用耗材代碼匹配工作的通知》,超6.7萬個醫用耗材因沒有統一國家醫保耗材代碼,而面臨被移出交易目錄,無法掛網集采的風險。
除了統一耗材代碼,河北省更是發文明確將邯鄲等四市醫用耗材數據遷移至國家平臺,遷移到國家醫保局平臺后,邯鄲等四市所有醫療機構都必須在省平臺,暨國家平臺采購醫用耗材。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的醫用耗材招采平臺,已經開始落地試運行。
下一步,一旦省級平臺將所有耗材編碼理順,遷入國家平臺,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而國家統一招采平臺的第一步就是理順耗材編碼,為后續真正意義上耗材統一國采打下堅實的基礎。此次明確發文清理“耗材編碼信息維護中分解拿碼、重復拿碼”,僅僅只是國家醫保局重拳整治的開始,一旦有生產廠家或者是國內總代出現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集采,后續在公立醫院市場可能被打入信用黑名單!
近日國家醫保局相關部分發出《關于禁止在醫保醫用耗材編碼信息維護中分解拿碼、重復拿碼的通知》。
一、醫用耗材單件維護時,應以注冊證為依據,根據產品的主要學科、功能、用途、材質和特征對標醫保醫用耗材分類,同一耗材分類下的單件不可重復維護。
二、請醫用耗材維護企業于2021年10月31日前,對已維護賦碼的耗材產品信息進行梳理,對存在分解拿碼、重復拿碼情況的數據進行合并修正、重新提交。逾期未完成修正的,將停用有關產品編碼。
醫用耗材不僅數量龐雜且種類繁多,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招標采購時的名稱不同,各地關于耗材的政策規定多種多樣,給耗材招標采購以及支付等環節帶來諸多不便。
同時,不乏有企業利用此來逃避價格監管,同一個產品在同一個地區可能有幾個不同的中標條目。通一耗材編碼將對全國價格調平,數據共享形成強大的技術支持。
原來復雜的醫用耗材有了編碼標準后將改變混亂的局面,消除了之前招標采購環節因產品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后期將直接影響到采購和支付環節。
此次國家局出手從源頭上就解決了部分企業打擦邊球的想法和做法,生產企業和總代理應該更多的把心思放在產品創新和質量上面來。那些所謂的拿碼技巧或是投標策略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社會大環境。
相關企業月底前需要完成自查自糾工作,否則可能影響各省、市平臺的掛網、中標條目,最終影響醫院使用,得不償失!
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分5個部分共20位,通過大寫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按特定順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耗材標識碼,第2部分是分類碼,第3部分是通用名碼,第4部分是產品特征碼,第5部分是生產企業碼。
第1部分:耗材標識碼,用1位大寫英文字母“C”表示。
第2部分:分類碼,根據醫用耗材學科、用途、部位、功能劃分,用6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3部分:通用名碼,創建全國統一的醫保醫用耗材通用名碼,用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4部分:產品特征碼,根據耗材材質、規格等特征賦予的代碼,用5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5部分:生產企業碼,依據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備案憑證為耗材生產企業賦予的唯一代碼,用5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近日,中國醫療保險專訪了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秘書長兼醫保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嚴娟。報道中,嚴副主任表示:目前,各省編碼映射、測試運行工作基本完成,貫標驗收工作有序推進。全國已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27個。ㄊ、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進行了線上線下貫標查驗,其中有13個省經國家驗收合格,包括天津、安徽、海南、貴州、廣東、兵團、山西、黑龍江、江蘇、西藏、重慶、山東、遼寧等;還未提交國家驗收的地區將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驗收,為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投入使用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歷時三年,這個集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為一體的國家級耗材招采平臺,將在今年年底全國上線投入使用!
目前,國家醫保局共公布73953條耗材編碼,涉及1999.5萬個規格型號。今年2月3日,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數據庫更新,共更新38857條編碼,包含11078607個規格型號的耗材。
當下,各省已經開始響應國家醫用耗材編碼的號召,紛紛啟動了統一編碼的工作。
8月24日,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就發布了一則關于《繼續開展國家醫保醫用耗材代碼匹配工作的通知》,超6.7萬個醫用耗材因沒有統一國家醫保耗材代碼,而面臨被移出交易目錄,無法掛網集采的風險。
除了統一耗材代碼,河北省更是發文明確將邯鄲等四市醫用耗材數據遷移至國家平臺,遷移到國家醫保局平臺后,邯鄲等四市所有醫療機構都必須在省平臺,暨國家平臺采購醫用耗材。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的醫用耗材招采平臺,已經開始落地試運行。
下一步,一旦省級平臺將所有耗材編碼理順,遷入國家平臺,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而國家統一招采平臺的第一步就是理順耗材編碼,為后續真正意義上耗材統一國采打下堅實的基礎。此次明確發文清理“耗材編碼信息維護中分解拿碼、重復拿碼”,僅僅只是國家醫保局重拳整治的開始,一旦有生產廠家或者是國內總代出現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集采,后續在公立醫院市場可能被打入信用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