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國家級文件:進一步推動國產設備“進口替代”
又一國家級政策出臺,利好國產儀器設備!
”
9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新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 促進檢驗檢測行業做優做強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推動國產儀器設備“進口替代”
本次“意見”中,為促進檢驗檢測行業做優做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明確提出,要建立國產儀器設備“進口替代”驗證評價體系,推動儀器設備質量提升和“進口替代”。

不僅如此,“意見”明確,要著力扶持、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信譽好的檢驗檢測機構成為行業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公信力,推動形成檢驗檢測國際知名品牌。
國產儀器設備“進口替代”,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v觀這些年來國產儀器設備的進階之路上,國家總是一次又一次不遺余力的扶持。
同樣的,為破局高端醫療設備“卡脖子” 難題,多年來國家也發布了多項政策,推動國產醫療設備創新發展,以加速國產醫療設備完成“進口替代”。
特別是在今年6月份,國家稅務總局還發布了《研發機構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明確凡是符合條件的研發機構采購國產設備,將全額退還增值稅。
毫無疑問,采購國產設備“退稅”這一波操作,一定程度上將直接帶動相關國產設備的采購率。
一些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的機構、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各類科研院所等等機構,只要采購相應的國產設備,都將受“退稅”的福利。
而根據此前國務院財政部官方發布的《關于繼續執行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了解,在所有免稅國產設備里面,有不少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同樣可以全額退稅。
以下為設備清單:

多地發文,限制進口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68萬家,實有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93.99萬家。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暴露了各地衛生體系醫療資源緊缺的情況。所以今年以來,國家開始重視各級醫院的發熱門診、急重癥、傳染病、呼吸科等相關科室建設,同時受到分級診療政策的持續影響,國家對縣級醫院、進而延伸至基層醫院的建設工作有望加速。
伴隨著這部分政策的加持,在“國產優先”的市場基調之下,國產醫療設備生產企業有望在這之中獲得更多的關注。
不難發現,自2013年以來,國內利好政策頻出。尤其是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業務增長明顯提速。
國家鼓勵國產醫療設備政策(點擊查看大圖)

今年以來,廣東省、浙江省、四川省也相繼發布了進口產品采購清單。
廣東省衛健委:《2021年省級衛生健康機構進口產品目錄清單》,46種醫療設備納入進口產品清單。
浙江省財政廳:《2021-2022年度全省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統一論證清單(醫療設備類)》,195種醫療設備納入進口產品清單。
四川省財政廳:《2021-2022年進口產品統一論證清單》,共計59種醫療設備可采購進口。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定,國產藥品和醫療器械能夠滿足要求的,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須采購國產產品,逐步提高公立醫療機構國產設備配置水平。
也就是說,除了進口清單中的醫療器械,其余則需要國產優先,并且不得限制國產設備參與競標。
長期以來,進口醫療器械在國內市場占據著領先地位,但隨著我國醫療設備品牌的不斷追逐,部分中低端醫療設備已然實現了“進口替代”,可惜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我國的醫械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好在,隨著國產設備企業的快速發展,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大幅提升,產品質量得到認可,市場優勢凸顯,逐漸打破外資企業壟斷市場的競爭格局。
同時,隨著DRGs付費模式的不斷鋪開,醫療設備成為了醫院的成本項,各級醫院必須要在耗材設備采購前充分考慮投資回報率等問題,而國產設備也將有望憑借高性價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發布于:2021-09-22來源:
“


采購國產醫療器械
全額退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