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2月7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了一則《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國家衛健委表示,為了進一步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未來將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
文件的發布也就意味著,未來全國范圍內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的設置正式被國家衛健委提上日程。相應的,各地基層發熱診室所需的醫療設備配置也將正式開啟。
按照國家衛健委要求,基層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設置應當具備預檢分檢制度,符合“三區兩通道”要求,有條件的還可設候診區、治療區、檢驗室、藥房等,配備的設施設備營房包括辦公設備、診療設備、防護設備及消毒設備等。
按照此前國家衛健委所發布的設置標準,發熱門診醫療設備配置需要包含CT、監護儀、心電圖機、除顫儀、呼吸機等。
事實上,早在此前7月末,國家財政部就發布文件明確,將下達近450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支持各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治能力。
9月末,廣東省財政廳發布通知表示,將下發18.8225億元財政資金直達醫院,用于2020年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診室規范化建設。
其中,發熱門診規范化建設補助資金將用于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改擴建以及購買醫療耗材。
篇幅限制
按照文件要求,313家醫院發熱門診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配置:
此外,還有146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的規范化建設內容是配置:
早在此前7月下旬,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確要推進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改造工作。
就在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改局相關發言人表示,全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已建設完成發熱門診7000多個。
短短5個月內就已經有7000多個二級以上醫院完成發熱門診建設,其執行速度不可謂不快。現階段,疫情常態化下的及時防控已然成為了國家乃至各個地區的首要任務。
毫無疑問的是,本次國家衛健委對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建設文件的下發,勢必會帶動一波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配置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