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外權威的醫療器械第三方網站massdevice發布了《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100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8財年營收統計。該榜單顯示,并購和擴張正在改變全球頂級醫療器械公司的排名。
總體來說,全球100強醫療器械公司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銷售額為397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3.5%。隨著公司不斷合并,小公司也在名單中墊底。今年排名第100位的是RA醫療系統公司,年收入近630萬美元。
以下是2019年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名單。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排名前三的美敦力、強生、飛利浦、第八的丹納赫,10強的其余排名均發生變化。
第10名:EssilorLuxottica
2018年收入:127.61億美元
研發支出:22.45億美元
員工:150000
員工平均收入:85075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15
EssilorLuxottica于去年10月與法國鏡片專家Essilor和意大利眼鏡制造商Luxottica合并后成立,以540億歐元的價格成為全球最大的眼鏡制造商。通過并購從全球醫療器械企業第15位一舉躍進十強席位。
合并之后的EssilorLuxottica,擁有近15萬名員工,綜合報告年收入近128億美元。Essilorluxottica正在尋求眼鏡市場的進一步主導地位,今年夏天宣布,打算斥資數十億美元收購Grandvision及其全球7200家眼鏡店。
第9名:史賽克
2018年收入:136億美元
研發支出:86.2億美元
員工:36000
員工平均收入:377778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10
這家全球最大的骨科設備公司今年勢頭強勁,在2018年,其利潤增長了兩倍多,達到36億美元,銷售額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史賽克高層認為,該公司整合了K2M,從而鞏固了其在脊椎市場的地位,該公司于2018年11月以約14億美元收購了K2M。stryker的mako系統對機器人輔助膝關節和髖關節手術的需求也仍然很高。
史賽克分析師在3月份的aaos年會上寫道,在不斷擴大的品類中,mako仍然是同類中最好的。史賽克本月宣布,將以5億美元全現金競購Mobius Imaging及其卡丹機器人子公司,進一步鞏固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早期地位。
第8名:丹納赫
2018年收入:155.74億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8
丹納赫銷售業務主要分為由生命科學、診斷、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牙科四大板塊構成,其中生命科學和診斷業務占比較高。2018年丹納赫實現營業收入198.93億美元,同比增長8.53%。數據顯示,在2014年出現一次負增長以后,丹納赫營業收入保持較大幅度增長,2017開始增速放緩,為8.57%,2018年與其約為持平。
達納赫仍有望在年底前將其牙科業務轉變為一家名為envista的上市公司。牙科業務生產牙科修復產品、正畸支架系統等。同時也在推進其計劃中的210億美元收購通用生物制藥。
第7名:Cardinal Health(嘉德諾)
2018年收入:156.33億美元
員工:49500
員工平均收入:315818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6月30日
去年排名:6
作為美國藥械流通的三巨頭之首、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排名第6位、年收入130億美元的康德樂,今年3月正式中國更新中文品牌名稱“嘉德諾”。
Cardinal Health在醫療業務部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截至6月30日的公司最近一個財政年度,該部門的收入持平,利潤下降。自Cardinal Health斥資19.4億美元收購強生公司(Johnson&Johnson)的Cordis以來,已有四年時間了,但該公司仍在努力應對與支架、氣球和其他介入性心臟病產品制造商有關的挑戰。
首席執行官邁克考夫曼(mike kaufmann)在8月份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稱,cordis正走上盈利之路,理由是許多地區的業績都出現了一線增長,填充率和缺貨訂單都有所改善。Cardinal Health最近為其醫療業務引入了一種新的銷售結構,并正在進行一個漫長的過程,以轉換其制造、供應鏈和數據能力。
考夫曼說,目前的重點是圍繞產品收購的執行與并購。今年8月,該公司提拔曾任Cardinal Health at Home Solutions業務總裁的斯蒂芬•梅森(Stephen Mason)出任醫療部門首席執行官。
第6名:西門子醫療
2018年收入:158.64億美元
研發支出:15.14億美元
員工:50000
員工平均收入:317286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7月30日
去年排名:7
西門子醫療公司是在外科機器人領域大展拳腳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今年8月,有消息稱,該公司的西門子醫療解決方案子公司計劃斥資11億美元收購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后者是FDA批準的corpath grx血管機器人系統的制造商。首席執行官馬克•托蘭(mark toland)當時表示,這筆交易將把公司的精密機器人技術與西門子healthineers的成像、數字和人工智能工具結合起來。
西門子醫療是醫療成像系統的主要制造商,包括計算機斷層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X射線和超聲波。該公司還生產用于圖像引導治療的血管造影系統、移動c臂和混合手術室,以及診斷測試系統,其他服務包括軟件和臨床咨詢。西門子集團2018財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研發工作特別注重人工智能。公司官員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改進對醫療信息的處理,發現隱藏的模式,并做出更好地臨床決策。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財年,西門子Healthineers的收入和利潤略有下降。
第5名:費森尤斯
2018年收入:195.54億美元
研發支出:1.58億美元
員工:50000
員工平均收入:317286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3
費森尤斯醫療是慢性腎臟病護理領域全球最大的醫療設備公司,為全球30多萬患者提供透析產品及服務。該公司已成為全球透析市場的領導者。
有關費森尤斯最大地消息是,今年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準德國費森尤斯和美國家庭透析設備制造商NxStage Medical Inc的合并。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為了達成20億美元交易的批準,兩家公司同意出售NxStage的血管套裝(bloodline tubing set)業務。
2019年7月,由于特朗普政府計劃徹底改革腎臟治療市場,尋求降低聯邦政府每年1000億美元的腎臟護理費用的消息,該公司股票受到重創。該策略涉及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新支付模式,旨在將患者從費森尤斯的血液透析診所轉移到自己的家中接受治療;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還計劃增加腎臟疾病的預防和篩查。2018年,費森尤斯凈收入增長55%至19.8億歐元,銷售額下降7%至165.5億歐元。
第4名:GE Healthcare
2018年收入:197.84億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5
GE醫療在經歷了動蕩的一年后,仍未獨立上市。在2018年6月宣布,它打算出售20%的股份,據說到明年1月,它將考慮進行更大規模的剝離,高達49.9%。
但在2月份,新任首席執行官拉里•卡爾普(larry culp)提出了醫療保健業務的分拆方案,以便這家工業集團能夠專注于210億美元的生物制藥業務銷售。拉里•卡爾普曾于2018年10月受聘,負責設計一項扭虧為盈的方案。今年6月,據說GE正在購買其風險投資組合,該組合包括醫療、科技和能源領域的100多家初創企業,希望控制其1100億美元的債務負擔。
GE醫療2018年全年利潤增長6.0%,至37.0億美元,銷售額增長4.0%,至197.8億美元,而母公司全年虧損增長155.6%,至-228.0億美元,銷售額增長2.3%,至1135.4億美元。
第3名:飛利浦醫療
2018年收入:214.14億美元
研發支出:20.8億美元
員工:77400
員工平均收入:317286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3
飛利浦醫療今年1月重組,將睡眠和呼吸部分從個人健康轉移到新的互聯醫療部門,并將醫療信息學轉移到診斷和治療部分。在新的架構下,飛利浦有三個部門:診斷與治療部、聯保部和個人健康部。
2018年全年利潤下降41.3%,至11.0億歐元,或每股1.75歐元,銷售額增長1.9%,至181.2億歐元。
今年年內,飛利浦醫療還進行了一些收購,收購了遠程放射學平臺開發商Direct Radiology、Carestream Health的成像IT業務、脈搏血氧傳感器制造商Xhale Assurance和總部位于波士頓的患者導航平臺Medumo,收購金額均未披露。
在2019年6月,飛利浦在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開設了一個新的研發中心,以促進其與梅奧診所的合作。
第2名:強生醫療
2018年收入:269.94億美元
研發支出:17.64億美元
員工:77400
員工平均收入:317286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8年12月31日
去年排名:2
2018年,強生醫械業務269.64億美元,增長放緩,營收同比+1.5%(2017年同比+5.6%)。心血管業務、眼科業務的雙位數增長、外科手術業務的個位數增長被糖尿病護理業務高達37.5%的下滑所抵消。
強生醫療在這一年里進入了醫療技術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在Auris Health和其Monarch機器人輔助支氣管鏡檢查平臺上花費了34億美元,用Verb Surgical和矯形外科來補充機器人輔助普外科計劃,并且收購骨科平臺。
強生投訴機器人技術先驅直覺外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同意審查其投訴,稱直覺的進口外科訂書機墨盒侵犯了強生五項專利。
強生繼續重組醫療器械部門,進行了兩項資產剝離:以28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先進的消毒產品業務出售給Fortive,并以2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旗下的Lifecan血糖監測子公司Platinum Equity。
據美國《法制新聞》報道,州檢察長就骨盆網產品提起的第一次訴訟進入了庭審,指控其Ethicon子公司向公眾和醫生隱瞞了骨盆網產品的潛在風險。四月,強生以1000萬美元在華盛頓解決了類似的案件,肯塔基也在起訴Ethicon。而其Depuy Synthes子公司面臨的大部分剩余金屬對金屬髖關節病例可能會以約10億美元的價格得到解決。
第1名:美敦力
2018年收入:305.57億美元
研發支出:23.3億美元
員工:90000
員工平均收入:339522美元
財政年度結束:2019年4月26日
去年排名:1
今年,美敦力隨著17億美元收購馬佐爾機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該公司也大舉進入整形外科機器人市場,并在財務方面簡要介紹了該公司與直覺外科公司達芬奇(Da Vinci SP.)在機器人內外科領域展開競爭的計劃。
美敦力2019財年的利潤超過普遍預期,增長49.2%至46.3億美元,銷售額增長2.0%至305.6億美元。
近期,美敦力發表了一份CEO繼任計劃,美敦力公司首席執行官Omar Ishrak將在經過近9年的掌舵后,在2020財年結束后退休。由現任公司恢復治療業務部門(RTG)總裁Geoff Martha,擔任美敦力總裁新任職務。
在Omar Ishrak8年的任期內,他的年收入翻了一番,為美敦力的市值增加了1000億美元,并持續向全球市場和基于價值的醫療保健領域早期轉變。但最讓人難忘的是收購——包括醫療器械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美敦力在2015年初斥資500億美元收購Covidien(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