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大批醫院被查,審計風暴來了

違規采購、拖欠貨款、綁定銷售......多家公立醫院被審計查帳。
多地通報公立醫院審計情況
設備違規采購被頻繁點名
近日,上海青浦區人民政府發布《本區公立醫院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銷使用情況的專項審計調查結果》。

本次審計調查主要涉及青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青浦區精神衛生中心等3家單位,審計的時間跨度為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其中多項調查結果與醫療器械采購直接相關。
例如:中山醫院青浦分院14臺醫療設備采購決策程序不規范,涉及金額916.94萬元;9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關聯供應商參與項目投標,涉及金額184.9萬元;2家醫院的19個醫療設備采購不規范,涉及金額987.94萬元等。完整調查結果如下:

近段時間,多市接連公布2024審計工作報告,大批公立醫院藥械采購、拖欠貨款、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違規問題被密集曝光。
其中,云南昆明的工作報告中包括“昆明市醫藥領域集中整治專項審計調查情況”,共計52家公立醫療機構在藥品、耗材、設備等采購的招投標中存在圍標串標、規避招采程序等行為;15家公立醫療機構長期拖欠藥品、耗材、設備等款項。
寧夏銀川的報告中披露公立醫院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銷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情況,供應商免費投放設備捆綁試劑銷售,增加醫院運營成本222.08萬元。此外,針對醫院運營管理,報告中提到存在60家中小企業醫用藥品及耗材款374.37萬元超期未支付的情況。
湖北咸寧的報告中提到,2022至2024年市婦幼保健院存在通過重復收取費用、超標準收取費用、多計診療項目數量收費等方式違規收費4.71萬元,以及違規開展醫療設備器械采購等問題。
此外,四川宜賓、浙江蒼南、河北石家莊、山西太原市、遼寧朝陽市等多地的審計報告中也均包含針對公立醫院的審計調查結果,覆蓋圍標串標、集采未完成、拖欠貨款等一系列問題。
審計風暴持續
穿透式監管公立醫院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要發揮穿透式審計監督優勢,加強醫藥行業專項審計。
從審計部門近期釋放的信號可見,針對醫院的“經濟體檢”還將繼續深入。
11月7日,審計署官網連發多個圍繞公立醫院審計的科研文章,醫療器械采購為重要關注方向。

其中,貴州省審計廳課題組的《G省公立醫院醫療器械采購違規問題表現和審計對策研究》,分析了當前公立醫院醫療器械采購違法違規問題存在主體涉及面廣、“關鍵少數”任性用權等特征,揭示了采購過程中常見的權力尋租、直接指定或明招暗定供應商、獲利供應商采取多種方式向關鍵人員輸送利益等問題。
河南省審計廳課題組的《公立醫院醫療器械采購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研究》,分析了公立醫院存在的醫療器械采購政策執行不到位、招標采購不規范、設備管理不規范、報廢處置不合規、使用操作不合規、違規收費等問題。
湖北省審計科研所課題組的《H省公立醫院大數據審計的實踐探索及啟示》中提出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公立醫院審計,從診療服務及收費結算審計、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使用審計、醫藥領域腐敗審計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大數據技術在公立醫院審計中的應用。
目前,大數據工具已在多地醫院審計中被正式應用。
山東審計廳近日發文,建立9大類66個數據分析模型,快速生成疑點,做到精準靶向延伸核查,避免數據分析與現場審計“兩張皮”。如通過查詢相關數據,對21家醫院47臺單價超過500萬元的進口設備的平均加價率、最高加價率進行分析,確定問題疑點,查明重大違規違紀問題。
甘肅省蘭州市審計局通過大數據審計完成全市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利用Oracle、Python等工具,開展跨系統、跨業務、跨年度的大數據綜合分析,形成藥品(醫用耗材)違規加價等9個數據分析模型。
從多地審計結果的密集曝光,到穿透式監管與大數據技術的加速應用,醫藥購銷領域的違規亂象正在經歷一輪精準整治。同時,審計已經成為醫療反腐的“探照燈”之一,強監管將持續覆蓋醫療全領域。
聲明:本文為轉載發布,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發布于:2025-11-12來源:賽柏藍器械

01


廣東的報告通報了16家公立醫院2022年至2024年6月藥品醫療器械采購等情況,6家醫院通過違規設置排他性參數等方式變相指定供應商,招投標程序流于形式,涉及醫療設備采購項目13個、1.76億元。
02

來源:賽柏藍器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