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強化關鍵少數監督
深入整治醫藥領域腐敗
今日(10月28日),中紀委官網發布《吉林大學紀檢監察機構強化協作配合以點帶面推動系統整治》。
據悉,近日,某附屬醫院原院長高某某受賄案公開庭審,吉林大學紀委、監察專員辦在吉林省紀委監委指導下,組織該院領導班子成員及重點科室負責人旁聽,并通過組織開展專題座談等形式,教育引導相關人員,以案為鑒、敲響警鐘。

據了解,該校紀委、監察專員辦與地方紀委監委構建起“信息共研、初核共商、案件共查、審理共處、整改共建”協同機制,合力攻堅突破了該起案件。
案件查辦后,該校黨委、紀委主要負責同志與附屬醫院領導班子成員開展集體廉政談話、點對點約談,督促完善重要事項報告制度,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情況作為干部考核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對附屬醫院“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
在高某某被移送審查起訴前,該校紀委、監察專員辦組織專人與其開展談話,挖掘、梳理出附屬醫院“一把手”管院治院主體責任缺失,同級監督形同虛設,醫療設備、藥品采購全流程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并結合日常監督、校內巡視情況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
同時,召開深入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暨以案促改工作推進會和警示教育大會,推動職能部門、附屬醫院黨委落實治理要求。督促各附屬醫院制定修訂內控制度78個,重點對招標采購相關領域的制度文件重新梳理,加強需求論證監管,完善審核審批程序。
查抓之后,全鏈條、系統性的綜合治理,成為當前醫療反腐的工作重點,相關部門正在推動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引導醫療領域健康有序發展。
02
高校紀檢監察機構發力,強化源頭治理
當前,醫療反腐仍未松懈。據觀察,今年以來,多家高校紀檢監察機構推進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10月19日,中紀委官網發布《中山大學紀檢監察機構強化對附屬醫院監督持續提升問題發現和預警能力》一文,其中提到,今年以來,中山大學紀委、監察專員辦制定方案,要求各附屬醫院深入查找短板弱項、深刻剖析問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確定一項年度選題任務進行補強。各家附屬醫院均在建設智能監督系統、構建大數據預警機制等方面開出大數據思維的“藥方”,賦能精準監督提質增效。
據報道,中山大學各附屬醫院以預警發現的普遍性、規律性問題為契機,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形式推動修訂完善制度機制,實現由解決具體問題到建章立制、優化治理的有效轉化。
早在去年,中紀委官網發布的《理論視野丨營造風清氣正醫藥行業生態》一文中也提出,中管高校附屬醫院中不少都是診療水平高、服務患者多、辦醫規模大,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等職能于一體的大型醫院,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深刻認識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查、糾、樹并舉,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強化源頭治理,扎實穩慎推動集中整治工作。
文章還特別提出,要緊盯領導干部等“關鍵少數”以及藥品耗材、器械采購、檢驗檢查、行政后勤等關鍵崗位,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堵塞漏洞,發現違紀違法問題嚴肅查辦,依規依紀依法處理。
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中明確,堅決防止行業不正之風反彈回潮,加強醫藥衛生領域新型、變異和隱形問題研判預警,緊盯“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聚焦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醫用設備、基建和信息化項目招投標、后勤服務等監管重點。
10月28日,“十五五”規劃建議發布。其中提出,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未來,醫療反腐仍將持續。
來源:賽柏藍器械
聲明:本文為轉載發布,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