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在人體內首次檢測出碳納米管
由于具有超強韌性、重量輕和導電性能佳等特性,碳納米管在諸如計算機、服裝、醫療保健等領域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但是,小鼠實驗表明,注入碳納米管可引起類似于由石棉引發的免疫反應,這讓人們對碳納米管的使用產生了一些疑慮。
為此,巴黎薩克萊大學的法特希·穆薩及其同事展開了研究。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0日報道,他們分析了64個哮喘患兒氣管中體液的樣本,在所有樣本中都發現了碳納米管;而在取自另外5名兒童肺部的巨噬細胞中,也有碳納米管存在。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兒童肺部的碳納米管含量水平以及它們的來源,雖然該研究小組在巴黎采集的灰塵和汽車尾氣樣本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構。
穆薩指出,即使碳納米管沒有直接毒性,但它們的表面積較大,其他分子易于黏附,因而可能有助于污染物質深入到肺部并穿過細胞膜。他說,雖然他們的研究目的并不是要找出肺部存在碳納米管與這些兒童的疾病之間有什么關聯,但哮喘病人可能會因碳納米管的存在而顯得特別脆弱,因為他們的巨噬細胞清除“垃圾”的能力受損了。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詹姆斯·邦納表示,應該謹慎對待碳納米管被檢測出一事,因為多年來針對空氣污染的其他研究并沒有發現碳納米管。在他看來,這些結構,尤其是患者肺部細胞中的物質到底是什么,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至于潛在的健康影響,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喬納森·格里格認為,碳納米管不可能具有像石棉纖維那樣的致癌潛力,因為石棉纖維更大,容易被困在肺部組織內。他指出,即使人們吸入了碳納米管,這也沒什么新鮮的,化石燃料中可能就有碳納米管,對此肯定還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
碳納米管的化學分子結構,與確認的致癌物質石棉有些相似之處,且碳納米管大小只有PM2.5的百分之一,容易進入到肺部。但通常只是長期從事相關產業制造的工人才需要防范這一危險,普通人尤其是兒童體內發現碳納米管很不可思議,研究人員應盡快確定其來源。按美國規定,工廠中碳納米管八小時暴露限值尚不能超過1微克每立方米,如果日常空氣污染會導致兒童肺部出現這種異常,實在令人心驚。
發布于:2015-10-27來源:

由于具有超強韌性、重量輕和導電性能佳等特性,碳納米管在諸如計算機、服裝、醫療保健等領域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但是,小鼠實驗表明,注入碳納米管可引起類似于由石棉引發的免疫反應,這讓人們對碳納米管的使用產生了一些疑慮。
為此,巴黎薩克萊大學的法特希·穆薩及其同事展開了研究。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0日報道,他們分析了64個哮喘患兒氣管中體液的樣本,在所有樣本中都發現了碳納米管;而在取自另外5名兒童肺部的巨噬細胞中,也有碳納米管存在。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兒童肺部的碳納米管含量水平以及它們的來源,雖然該研究小組在巴黎采集的灰塵和汽車尾氣樣本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構。
穆薩指出,即使碳納米管沒有直接毒性,但它們的表面積較大,其他分子易于黏附,因而可能有助于污染物質深入到肺部并穿過細胞膜。他說,雖然他們的研究目的并不是要找出肺部存在碳納米管與這些兒童的疾病之間有什么關聯,但哮喘病人可能會因碳納米管的存在而顯得特別脆弱,因為他們的巨噬細胞清除“垃圾”的能力受損了。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詹姆斯·邦納表示,應該謹慎對待碳納米管被檢測出一事,因為多年來針對空氣污染的其他研究并沒有發現碳納米管。在他看來,這些結構,尤其是患者肺部細胞中的物質到底是什么,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至于潛在的健康影響,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喬納森·格里格認為,碳納米管不可能具有像石棉纖維那樣的致癌潛力,因為石棉纖維更大,容易被困在肺部組織內。他指出,即使人們吸入了碳納米管,這也沒什么新鮮的,化石燃料中可能就有碳納米管,對此肯定還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
碳納米管的化學分子結構,與確認的致癌物質石棉有些相似之處,且碳納米管大小只有PM2.5的百分之一,容易進入到肺部。但通常只是長期從事相關產業制造的工人才需要防范這一危險,普通人尤其是兒童體內發現碳納米管很不可思議,研究人員應盡快確定其來源。按美國規定,工廠中碳納米管八小時暴露限值尚不能超過1微克每立方米,如果日常空氣污染會導致兒童肺部出現這種異常,實在令人心驚。